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唯美句子 > 哪一条法律格言体现诚实信用原则【精选136句】

哪一条法律格言体现诚实信用原则【精选136句】

时间:2024-09-09 14:44:00

1、(4)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对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是社会主义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

2、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

3、在不良信息保存期限内,信息主体可以对不良信息作出说明,征信机构应当予以记载。

4、第三十五条 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及其派出机构的工作人员对在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和信息主体的信息,应当依法保密。

5、第二章 征信机构

6、(二)注册资本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

7、本条例所称征信业务,是指对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统称企业)的信用信息和个人的信用信息进行采集、整理、保存、加工,并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的活动。

8、(三)违法提供或者出售信息;

9、(3)从新兼从轻原则,即新法原则上具有溯及力,但旧法(行为时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时,依照旧法处理。

10、(二)股权结构、组织机构说明;

11、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告经营个人征信业务和企业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名单,并及时更新。

12、第二十六条 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信息使用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可以向所在地的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派出机构投诉。

13、(四)信息安全和风险防范措施。

14、(二)询问当事人和与被调查事件有关的单位和个人,要求其对与被调查事件有关的事项作出说明;

15、诚实守信是市场活动的基本准则,是保障交易秩序的重要法律原则,它和公平原则一样,既是法律原则,又是一种重要的道德规范,它要求全部民事主体诚实不欺,讲究信用,以善意的方式行使权利。

16、第八章 附则

17、(1)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司法机关处理一切案件,只能根据客观事实,不能以主观臆断为根据;只能以国家法律为标准、为尺度。决不允许另立标准。

18、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进行审查,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决定批准的,颁发个人征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19、征信机构不得采集个人的收入、存款、有价证券、商业保险、不动产的信息和纳税数额信息。但是,征信机构明确告知信息主体提供该信息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并取得其书面同意的除外。

20、第七章 法律责任

21、(一)与其他征信机构约定并经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同意,转让给其他征信机构;

22、本条例施行前已经经营企业征信业务的机构,应当自本条例施行之日起3个月内,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办理备案。

23、(一)主要股东信誉良好,最近3年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

24、(一)违法提供或者出售信息;

25、第三十二条 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适用于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运行机构。

26、第三条 从事征信业务及相关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诚实守信,不得危害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27、第四条 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称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及其派出机构依法对征信业进行监督管理。

28、经营企业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未按照本条例第十条规定办理备案的,由其所在地的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派出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29、第十五条 信息提供者向征信机构提供个人不良信息,应当事先告知信息主体本人。但是,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不良信息除外。

30、(三)查阅、复制与被调查事件有关的文件、资料,对可能被转移、销毁、隐匿或者篡改的文件、资料予以封存;

31、第三章 征信业务规则

32、(3)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有两层含义:一是法律规定,国家的司法权只能由国家司法机关统一行使,其他任何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无权行使;二是法律规定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时,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这对于发挥司法机关的职能,维护法制的统一,正确适用法律,防止特权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33、(2)从新原则,即刑法对于其生效前未经审判或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一律适用,具有溯及力。

34、第十六条 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

35、(五)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

36、(二)不能依照前项规定转让的,移交给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征信机构;

37、第四十四条 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

38、第十七条 信息主体可以向征信机构查询自身信息。个人信息主体有权每年两次免费获取本人的信用报告。

39、第九条 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合并或者分立、变更注册资本、变更出资额占公司资本总额5%以上或者持股占公司股份5%以上的股东的,应当经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40、诚信原则是我国民法中的基本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必须意诚实、善意、行使权利不侵害他人与社会的利益,履行义务信守承诺和法律规定,最终达到所有获取民事利益的活动,不仅应使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得到平衡,而且也必须使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得到平衡的基本原则。我国《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41、(五)拒绝、阻碍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检查、调查或者不如实提供有关文件、资料。

42、侦查、检察、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原则。

43、第三十九条 征信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未按照规定报告其上一年度开展征信业务情况的,由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44、第四章 异议和投诉

45、被检查、调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如实提供有关文件、资料,不得隐瞒、拒绝和阻碍。

46、严格遵守法律程序原则。

47、诚实信用原则,有时简称为诚信原则,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是现代法治社会的一项基本法律规则,是一种具有道德内涵的法律规范。诚实信用原则的基本含义是,当事人在市场活动中应讲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要求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维持双方的利益以及当事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

48、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应当对其工作人员查询个人信息的权限和程序作出明确规定,对工作人员查询个人信息的情况进行登记,如实记载查询工作人员的姓名,查询的时间、内容及用途。工作人员不得违反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查询信息,不得泄露工作中获取的信息。

49、(二)采集禁止采集的个人信息或者未经同意采集个人信息;

50、(二)因过失泄露信息;

51、(八)违反征信业务规则,侵害信息主体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

52、(一)信息提供者,是指向征信机构提供信息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信息的单位。

53、第二十九条 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信贷信息。

54、(4)从旧兼从轻原则,即新法原则上不具有溯及力,但新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则依新法处理。

55、(1)从旧原则,即刑法对其生效前的行为一律没有溯及力。

56、(三)不良信息,是指对信息主体信用状况构成负面影响的下列信息:信息主体在借贷、赊购、担保、租赁、保险、使用信用卡等活动中未按照合同履行义务的信息,对信息主体的行政处罚信息,人民法院判决或者裁定信息主体履行义务以及强制执行的信息,以及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不良信息。

57、第二条 在中国境内从事征信业务及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

58、(一)营业执照;

59、第二十五条 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采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有权向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要求更正。

60、第四十二条 信息使用者违反本条例规定,未按照与个人信息主体约定的用途使用个人信息或者未经个人信息主体同意向第三方提供个人信息,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对单位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给信息主体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1、诚实信用原则是指从事民事活动的民事主体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必须意诚实、善意,行使权利不侵害他人与社会的利益,履行义务信守承诺和法律规定,最终达到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得到平衡的基本原则。

62、第一条 为了规范征信活动,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引导、促进征信业健康发展,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制定本条例。

63、第二十八条 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接收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按照规定提供的信贷信息。

64、第七条 申请设立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应当向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提交申请书和证明其符合本条例第六条规定条件的材料。

65、在信用活动中要遵循诚信的原则。

66、征信机构不得采集法律、行政法规禁止采集的企业信息。

67、第四十三条 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及其派出机构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或者泄露国家秘密、信息主体信息的,依法给予处分。给信息主体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8、第二十七条 国家设立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防范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业发展提供相关信息服务。

69、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信息使用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70、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由专业运行机构建设、运行和维护。该运行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由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监督管理。

71、进行现场检查或者调查的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应当出示合法证件和检查、调查通知书。

72、备案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自变更之日起30日内向原备案机构办理变更备案。

73、(七)拒绝、阻碍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检查、调查或者不如实提供有关文件、资料;

74、(三)不能依照前两项规定转让、移交的,在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下销毁。

75、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吊销其个人征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76、第六条 设立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公司设立条件和下列条件,并经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77、经核查,确认相关信息确有错误、遗漏的,信息提供者、征信机构应当予以更正;确认不存在错误、遗漏的,应当取消异议标注;经核查仍不能确认的,对核查情况和异议内容应当予以记载。

78、第二十四条 征信机构在中国境内采集的信息的整理、保存和加工,应当在中国境内进行。

79、第四十一条 信息提供者违反本条例规定,向征信机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非依法公开的个人不良信息,未事先告知信息主体本人,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对单位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80、第三十三条 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及其派出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的规定,履行对征信业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运行机构的监督管理职责,可以采取下列监督检查措施:

81、县级以上地方人民和有关部门依法推进本地区、本行业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培育征信市场,推动征信业发展。

82、第十一条 征信机构应当按照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报告上一年度开展征信业务的情况。

83、(一)进入征信机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运行机构进行现场检查,对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或者查询信息的机构遵守本条例有关规定的情况进行检查;

84、第三十四条 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或者查询信息的机构发生重大信息泄露等事件的,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可以采取临时接管相关信息系统等必要措施,避免损害扩大。

85、第二十一条 征信机构可以通过信息主体、企业交易对方、行业协会提供信息,有关部门依法已公开的信息,人民法院依法公布的判决、裁定等渠道,采集企业信息。

86、征信机构向境外组织或者个人提供信息,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

87、第二十条 信息使用者应当按照与个人信息主体约定的用途使用个人信息,不得用作约定以外的用途,不得未经个人信息主体同意向第三方提供。

88、征信机构提供的信息供信息使用者参考。

89、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变更名称的,应当向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办理备案。

90、经批准设立的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凭个人征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向公司登记机关办理登记。

91、(2)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我国,法律对于全体公民都是统一适用的;任何公民,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年龄、文化程度、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的不同,都依法享有同等的权利,依法承担平等的义务。在法律面前不得有凌架于法律之上的特权存在。

92、国家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的规定,为履行职责进行的企业和个人信息的采集、整理、保存、加工和公布,不适用本条例。

93、(三)业务范围、业务规则、业务系统的基本情况;

94、(四)未按照规定处理异议或者对确有错误、遗漏的信息不予更正;

95、第三十一条 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运行机构可以按照补偿成本原则收取查询服务费用,收费标准由价格主管部门规定。

96、(三)未经同意查询个人信息或者企业的信贷信息;

97、第十八条 向征信机构查询个人信息的,应当取得信息主体本人的书面同意并约定用途。但是,法律规定可以不经同意查询的除外。

98、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信息主体和取得信息主体本人书面同意的信息使用者提供查询服务。国家机关可以依法查询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信息。

99、第十三条 采集个人信息应当经信息主体本人同意,未经本人同意不得采集。但是,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信息除外。

100、未经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个人征信业务。

101、征信机构不得违反前款规定提供个人信息。

102、(四)因过失泄露信息;

103、国家设立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进行信息的采集、整理、保存、加工和提供,适用本条例第五章规定。

104、第六章 监督管理

105、(二)信息使用者,是指从征信机构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获取信息的单位和个人。

106、公平原则平等原则诚实守信原则公序良俗原则

107、第四十六条 本条例施行前已经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机构,应当自本条例施行之日起6个月内,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申请个人征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108、企业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与其履行职务相关的信息,不作为个人信息。

109、第二十二条 征信机构应当按照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保障信息安全的规章制度,并采取有效技术措施保障信息安全。

110、第四十条 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或者查询信息的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责令限期改正,对单位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给信息主体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11、(三)有符合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保障信息安全的设施、设备和制度、措施;

112、依靠群众原则。

113、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收到异议,应当按照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对相关信息作出存在异议的标注,自收到异议之日起20日内进行核查和处理,并将结果书面答复异议人。

114、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解散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的,还应当在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媒体上公告,并将个人征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交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注销。

115、(一)窃取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获取信息;

116、境外征信机构在境内经营征信业务,应当经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117、第三十六条 未经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擅自设立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或者从事个人征信业务活动的,由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18、(四)拟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符合本条例第八条规定的任职条件;

119、第五章 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120、第三十条 不从事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查询信用信息以及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接收其提供的信用信息的具体办法,由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金融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制定。

121、第八条 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应当熟悉与征信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履行职责所需的征信业从业经验和管理能力,最近3年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并取得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任职资格。

122、第十四条 禁止征信机构采集个人的宗教信仰、基因、指纹、血型、疾病和病史信息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采集的其他个人信息。

123、第十条 设立经营企业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设立条件,并自公司登记机关准予登记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地的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派出机构办理备案,并提供下列材料:

124、(四)检查相关信息系统。

125、第二十三条 征信机构应当采取合理措施,保障其提供信息的准确性。

126、第三十七条 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违反本条例第九条规定的,由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对单位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127、(五)逾期不删除个人不良信息;

128、第三十八条 征信机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运行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责令限期改正,对单位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给信息主体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29、(六)未按照规定对异议信息进行核查和处理;

130、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或者其他主体提供信贷信息,应当事先取得信息主体的书面同意,并适用本条例关于信息提供者的规定。

131、第四十五条 外商征信机构的设立条件,由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报批准。

132、受理投诉的机构应当及时进行核查和处理,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书面答复投诉人。

133、第十九条 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信息使用者采用格式合同条款取得个人信息主体同意的,应当在合同中作出足以引起信息主体注意的提示,并按照信息主体的要求作出明确说明。

134、第十二条 征信机构解散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应当向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按照下列方式处理信息数据库:

135、第五条 本条例所称征信机构,是指依法设立,主要经营征信业务的机构。

136、第四十七条 本条例自2013年3月15日起施行。

蜀ICP备17026499号-5 备案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