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国)曹植《七步诗》
2、反问句,又称反诘句,是疑问句的一种,也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把答案寓於问话中并加以强调,对方从问话中思考出答案的句式。
3、陈述句改成反问句,我们反着问问题即可,而反问句改成陈述句的话,我们反着回答就可以了。
4、一、反问——主旨概括题
5、例题:从1901年到1961年,诺贝尔文学奖几乎完全为欧美白人垄断;20世纪60年代以后,亚、非、拉美作家居多数;90年代则没有欧美白人作家获奖。而60年代以后正是欧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这是否意味着技术突起、科学猛进会使文学作品失去人文魅力?
6、上面这段话主要支持()
7、设问多是自问自答;反问多是问而不答。
8、B.不排除技术和科学的干扰,就没有优秀的文学作品
9、设问和反问,是两种修辞手法,是问句,但又不同于一般疑问句。二者相同点都是无疑而问,区别是:设问有问有答;反问只问不答,答在问中。举例如下:设问——你认为青春是用来挥霍的么?当然不是,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反问——难道你认为青春是用来挥霍的么?
10、陈述句改反问句方法说:句子里面如果有否定词不,就把否定词不去掉,如果没有否定词就加一个否定不词,然后加上反问词:难道……吗或者怎么……呢,句号变成问号。
11、肯定句表达否定:此珍宝如此稀有珍贵,世间有几人能享有呢?
12、【解析】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首先根据“转折之后是重点”寻找文段的主旨句为“而60年代以后正是欧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这是否意味着技术突起、科学猛进会使文学作品失去人文魅力?”
13、那么在具体做题的过程中,反问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主旨概括题、态度观点题、修辞判断题、病句辨析题等都有着具体的应用,下面分别针对几种题型分析反问在解题中的技巧应用。
14、【方法拓展】排除法——排同存异法。根据B项“不/就”、C项“只能”D项“是”均表达的是确切含义,只有A项副词“可能”表达的不确定含义,根据试卷为单选题,排同存异亦可以选择A项
15、难道官绅们一个个没有被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吗?
16、【技巧应用】文段的关键句为反问句,我们知道反问句自带否定以为,加上文段中“是否”,因而整个句子表达不确定的含义。A项中的副词“可能”表达不确定的猜测含义,因此同义替换为A项。
17、按3步骤走:先确定谓语部分,有否定词去掉,没有否定词就增加,比如:不会改成会,没有改成有,无能改成能;然后去掉或者增加反问词,比如:难道,怎么,莫非,句尾的语气词:呢,吗,啊;最后读一读句子,看是否通顺,可以适当去掉一些不影响句子意思的字词。
18、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李白《把酒问月》)
19、注意在应用中不要将反问和设问混淆:
20、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21、【答案】A
22、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清)龚自珍《咏史》
23、设问主要是引起注意,引人思考;反问则主要是加强语气,抒发情感和态度。
24、天涯何处无芳草?(蘇轼《蝶恋花》)
25、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前加一个“不”不字,把能变成“不能”,把是改成“不是”把会改成“不会”。
26、C.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只能产生在落后的国家和地区
27、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反问句,反问句有什么特点。为了强调语气,陈述句用反问句的语气来表达。如:这样做怎么行呢?这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就是:这样做是不行的。相比之下,反问句的语气就强烈多了。除此之外,一些反问句还要有反问词,如:难道、怎么这些反问词,句子后面有语气词如:呢吗……为了表示与陈述句的区别,还要在最后加上问号。陈述句与反问句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只是句式不同。句子可以互换形式。
28、反问也叫反诘,反问的应用是为了加强表达的语气,因而用疑问的方式表达确定含义的一种修辞方式。问而无答的反问方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用肯定句表达否定的内容;一种是用否定句表达肯定的内容。
29、为了加强语气而转化成反问时,为了不削弱所表达的强烈感情,必须使用能够表达这种强烈感情的感叹号来维持。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个反问句的前身不是普通的陈述句,而是感情强烈的感叹句。
30、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改的技巧:
31、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32、A.科技高度发展可能使文学中的人文精神走向浅薄
33、否定句表达肯定:环境优雅、空气清新、景物优美,这么难得的地方能说它不好吗?
34、设问本身不否定什么或者肯定什么;反问句则自身表达肯定或者否定。
35、反问的巧妙应用
36、问句中包括一般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今天主要分析反问这种表达方式的含义以及在考题中的应用技巧。
37、D.科技发展是以文学作品丧失人文魅力为代价的
38、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唐)杜甫《赠花卿》
39、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唐)白居易《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