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2、《洛神赋》中顾恺之充分发挥了艺术想象力,将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形象表现为画面上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洛神赋》中充满诗意幻想的浪漫意境。
3、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4、第三段写“我”非常爱慕洛神,她实在太好了,既识礼仪又善言辞,虽已向她表达了真情,赠以信物,有了约会,却担心受欺骗,极言爱慕之深。
5、古人说‘“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也就是不动的时候要像大姑娘深藏闺中,动起来像脱网的兔子那样快。
6、其中最感人的一段描绘是曹植与洛神相逢,但是洛神却无奈离去的情景。《洛神赋》画出了洛神凌波微步的美丽身姿,表露出她“若往若还”的矛盾心态,画中的奇异神兽则具有强烈的神话气氛和浪漫主义色彩。
7、第四段写洛神为“君王”之诚所感后的情状。
8、第五段“恨人神之道殊”以下二句,是此赋的寄意之所在。
9、第六段,写别后“我”对洛神的思念。
10、《洛神赋》全篇大致可分为六个段落:
11、其次,从文学角度来看,洛神水赋的描写手法之精细、情感之真挚以及艺术之精妙,都充分表现了文章是在向女性之美的追求致敬,从而让人产生深深的共鸣和震撼。
12、“惊鸿”并非受惊之鸿,而是指姿态轻盈飘逸,样貌佳美的女子了,“惊鸿一瞥”则是姿态绝佳美女的一望了。
13、特点二,词藻华丽而不浮躁,清新之气四逸,令人神爽。讲究排偶,对仗,音律,语言整饬、凝炼、生动、优美。取材构思汉赋中无出其右。
14、第二段,写“宓妃”容仪服饰之美。
15、第一段写作者从洛阳回封地时,看到“丽人”宓妃伫立山崖,这段类似话本的“入话”。
16、洛神水赋是描写女性之美的一篇文章。
17、突出特点
18、《洛神赋》描述的是诗人情场受挫,未能与所爱的人结合,而通过神话寓言,在想象的空间中让自己与洛水边美丽的仙女洛神相遇,以抒发自己对失去情人的伤怀和思念。而画作《洛神赋》则很好地传达了原赋的思想境界,在画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找到原作所传达的思想。
19、后来人们就用“婉若游龙,翩若惊鸿”形容女性轻盈如雁之身姿。
20、特点一,想象丰富。想象到:他从京城洛阳启程,东归封地鄄城。途中,在洛川之边,停车饮马,在阳林漫步之时,看到了洛神宓妃,她的体态摇曳飘忽像惊飞的大雁,婉曲轻柔像是水中的游龙,鲜美、华丽较秋菊、茂松有过之,姣如朝霞,纯洁如芙蓉,风华绝代。随后他对她产生爱慕之情,托水波以传意,寄玉佩以定情。然她的神圣高洁使他不敢造次。洛神终被他的真情所感动,与之相见,倾之以情。但终因人神殊途,结合无望,与之惜别。想象绚烂,浪漫凄婉之情淡而不化,令人感叹,愁帐丝丝。但这想象并不离奇,是有感于宋玉的《神女赋》《高唐赋》两篇赋而作。
21、首先,洛神水赋的创作背景是两千年前汉朝时期,女性在社会地位以及审美观念上,受到了极大限制,因此这篇文章刻画了一位具有优美身姿、卓越才情和温柔性情的美人,表达了作者对女性的赞美和崇敬。
22、曹植《洛神赋》中用“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来描绘洛神美态。
23、此外,洛神水赋从历史和艺术角度来看都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它不仅可以让我们对古代汉文化和文化年代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准确,还能够引领我们以更为纯粹和崇高的情感和审美信仰,去关注和追寻人类的美好心灵和生命力量。
24、“惊鸿”一词出自曹植赋的“翩若惊鸿”句。“翩”字是说鸟儿轻盈疾飞的样子,在塘畔河边捕虫捉鱼之鸿,用翅膀奋力拍打,以防自身掉落水中。嬉水疾飞即称“翩翩”。将美女轻盈体态喻作翩翩疾飞的嬉水之鸿,使人顿觉新鲜惬意,美不胜收,于是出现“惊鸿”一词。
25、段落层次
26、特点三,传神的描写刻画,兼之与比喻、烘托共用,错综变化巧妙得宜,给人一种浩而不烦、美而不惊之感,使人感到就如在看一幅绝妙丹青,个中人物有血有肉,而不会使人产生一种虚无之感。在对洛神的体型、五官、姿态等描写时,给人传递出洛神的沉鱼之貌、落雁之容。同时,又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新高洁。在对洛神与之会面时的神态的描写刻画,使人感到斯人浮现于眼前,风姿绰约。而对于洛神与其分手时的描写“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来鸣鼓,女娲清歌。”爱情之真挚、纯洁。一切都是这样的美好,以致离别后,人去心留,情思不断,洛神的倩影和相遇相知时的情景历历在目,浪漫而苦涩,心神为之不宁徘徊于洛水之间不忍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