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助词的语法特征
2、二、名词用作动词
3、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词作动词,臣服的意思。(使天下之主臣服。)
4、我无奈地打了她一巴掌。
5、二、看实词。词分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只有实在意义才能在句中表达出实在意义。所以判定此答案正确。
6、“的、地、得”都读de(轻声),它们的分工是书面上的。定语后面的de写成“的”,状语后面的de写成“地”,补语前面的de写成“得”。
7、助词最主要的语法特征是附着在某个语法单位上,表示结构、时态、领属等方面的附加语法意义,一般读轻声。由于助词总是跟某种语法意义相联系,因此往往成为某种词类或语法结构的标志。例如“着”一般表示行为状态的持续,是动词的标志。
8、现代汉语最主要的语法手段是语序和实词。支撑汉语语法意义的实词的组合,组合的顺序按照现代汉语的语序规范,主谓宾定状补成分的排列顺序,构成语序。
9、“的”2、“地”3、“得”4、“所”②动态助词
10、导演像说京剧道白似的冲着演员大喊。
11、六、动词使动用法
12、答:语序和实词是现代汉语最主要的语法手段,判为正确。首先说词语的顺序,即各句子成分的位置,汉语言规范要求是定语加主语加状语加谓语加补语加定语加宾语。
13、二、虚词的有无和不同虚词可以形成不同的结构关系。例如——
14、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为了(因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样。如:“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中的“哀”,就是“为……哀怜”之意。
15、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一月月。
16、四、名词意动用法
17、她被我打了一巴掌。
18、古代汉语词类活用有八种类型。
19、五、动词用作名词
20、掌握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规律对于理解和翻译古代文献具有重要的意义。
21、基本词语就是“我”“她”“打”“一巴掌”,但由于语序不同,句子的意义也便有了微妙的变化。
22、动态助词表示动作进程状态。汉语中的动态助词主要有:“着”“了”“过”“看”“的”“来”和“来着”
23、我狠狠地打了她一巴掌。
24、解析:一、改变语序可以形成不同的结构关系。汉语词语没有形态的变化,所以语序的作用便因此凸显了出来。例如——
25、动词在谓语前,修饰或者限制谓语。
26、他熄了发动机,像猎犬一样警惕地观察着四周④表数助词Ⅰ表示复数的助词Ⅱ表示概数的助词
27、结构助词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
28、我打了她一巴掌。
29、名词作动词古代汉语当则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除此等有关的犯罪行为变化时,常常采用则表示这一事物、方位除此的名词去则表示,这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30、原因是古代汉语的语法结构非常丰富,词语的活用形式也相应地多样化。
31、比况助词附着在名词性或谓词性词语后面,构成比况短语,表示比喻。常见的比况助词有“似的、一般、一样”等。
32、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如:“项伯,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
33、我一巴掌打向她。
34、这八种类型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每种类型的活用规则都不尽相同,需要根据具体语境加以理解和运用。
35、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如:“始见中原气象,泰然不肉而肥矣”中的“肉”,就是吃肉的意思。
36、助词的类型①结构助词
37、七、动词为动用法
38、句4在谓语“打”之前没用使用虚词,只是冷静地叙述了一个“我打人”的事实表象;句5在谓语“打”之前使用了虚词-副词“狠狠”,这就不仅描述了“我打人”这一事实的表象,而且凸显了打人者的心理;句6在谓语“打”之前使用了虚词-副词“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