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是一种既传统又现代的饮品,它是物质文明的珍品,又是精神文明的桥梁。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茶的故乡,与茶叶的关系极为密切,有着5000多年的茶叶发现和利用史。
众所周知陆羽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茶学专著,是茶学的第一部百科全书。其书中记载到:“其名,一曰茶,二曰槚(jiǎ),三曰蔎(shè),四曰茗,五曰荈(chuǎn)。”不难看出,在陆羽生活的唐代,茶至少就拥有着五个名字,至今只有“茶”和“茗”依旧使用者,至于“槚(jiǎ)”、“蔎(shè)”、“荈(chuǎn)”,如今已经成了生僻字了。其实唐朝之前并没有茶这个字,这些字都曾指代过茶叶。
比起“茶”、“槚”、“蔎”、“茗”、“荈”这几个字,“荼(tú)” 字的使用其实更早更为广泛。早期的著作中很多都有“荼”的身影,而这个“荼”也就是“茶”字的前身。《诗经》中出现过“荼”,但是篇章中说到的“荼”字不是指茶。《尔雅·释草》中记载,“荼”是苦菜的意思,当然这个苦菜指的是什么距今还没有得到查证。《尔雅·释木》檟,苦荼。《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作羹飮。《野客丛书》世谓古之荼卽今之茶,不知荼有数种,惟荼檟之荼卽今之茶也。
关于中国茶史的起源,可谓是众说纷纭,争议未定。大致来说有:神农说、商周说、先秦说、西汉说、三国说。这些说法的来源也都是有证可查的,不过我们按照有记载的时间线来看的话,大致就清楚了。
神农说(原始社会时期)
陆羽根据《神农食经》"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的记载,认为饮茶始于神农时代,"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传说早在四五千年前的神农时代,就有“得荼而解毒”之说,《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之所避就。” 又《本草衍义》中记:“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得荼而解之。”(“荼”是茶的古字),
饮茶起源于神农的说法也因民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茶是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另有说法则是从语音上加以附会,这里还有一个茶起源的传说:神农得天独厚,生来就有一个水晶般透明的肚子,什么东西在肚子里活动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有一次神农发现肚子不舒服,肠胃中出现块块黑斑,同时舌麻口干,胸闷气急,他就把一种开白花的常绿树树叶咀嚼吞食,忽觉叶汁在肚子了上下游动,所到之处,黑斑渐消,人也开始感到舒服起来。这种树叶汁水,像巡逻兵一样在肚子里查来查去,直到把”黑斑”消灭光。神农意识到,这些黑斑、舌麻等就是中毒的表现,而这种树叶有解毒的特效,因此形象地把它作“查”,传说寄托了人们对神农的崇敬和还念。后来造了个“茶”字来代替“查”字,这就是现在茶叶的“茶”。
商周说(公元前1600年~1046年)
东晋常璩所撰《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巴子国“土植五谷,牲具六畜。......荼、蜜、灵龟、巨犀、山鸡、白雉、黄润鲜粉,皆纳贡之。其果实之珍者,树有荔枝,蔓有辛蒟,园有芳蒻、香茗。”常璩明确指出,进贡的“芳蒻、香茗”不是采之野生,而是种之园林。芳蒻是一种香草,香茗的“茗”指的就是茶。此说法表明:生活在陕西南部的古代巴人才是中国最早用茶、种茶的民族,至少已有3000余年的用茶历史。
西汉说(公元前202年)
清代郝懿行在《证俗文》中指出:"茗饮之法,始见于汉末,而已萌芽于前汉。司马相如凡将篇有荈诧,王褒僮约有武阳买茶。" 郝懿行认为饮茶始于东汉末年,而萌芽于西汉。
王褒《僮约》中有"烹荼尽具"、《武阳买荼》,一般都认为"买荼"之"荼"为茶,而武阳即今四川彭山县,说明四川在西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中国的饮茶不晚于公元前一世纪。
历史上的争议
茶树原产于中国,自古以来,一向是世界所公认的,只是在1824年之后,在印度萨姆省(Assam)的皮珊(Beesam)陆续发现了108处野生茶树。其最大者树高43英尺(13.1米)径围3英尺(0.91米),
个别国外学者就以印度野茶树为依据,同时认为中国没有野生茶树,对“中国是茶树原产地”提出异议,在国际学术界引发了争议。其实,早在战国和两汉时期,《尔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树,且现今资料表明,中国已发现的野生大茶树,时间之早,树体之大,数量之多,分布之广,性状之异,堪称世界之最。
此外,又经考证,在印度发现的野生茶树与从中国引入的茶树同属中国茶树之变种。正是得益于中国境内考古学与考证技术的新发展和野生茶树与古茶园的新发现,学术界才逐渐达成“中国是茶树原产地”的共识。